我们经常看到孩子生气,有的哭哭闹闹,有的摔摔打打,有的怎么劝也不行,有的孩子说出了“我恨死你们”的话,父母因着孩子不恰当的行为和语言而越发生气,导致双方怒气升级,糟糕的结果一发不可收拾。 孩子生气的行为和语言来源于哪里呢?我们先了解一个常识,孩子的大脑要到25岁才完全发育成熟,所以,孩子生气时的行为和语言,是孩子大脑发育程度的外在表现,当然是不成熟的,基于此,家长可以包容孩子。我们可以接纳孩子的情绪,但孩子暴怒后的语言和行为是要受到限制的。那么,我们怎样帮助孩子管理怒气呢? 一、设法找到孩子生气的根源 1、身体和情绪特征: 父母的观察力就要发挥重要作用了。家长对孩子的生活和学校课程安排要熟悉,考虑一下:是不是孩子饿了、困了、累了;是不是最近有考试,孩子焦虑、紧张;是不是受委屈了;是不是经历孤独;是不是孩子的意愿没有达成,目标没有实现等等,这些原因都会导致孩子生气。 2、用心倾听: 孩子因为什么事情而生气呢,也许孩子自己也不知道、也说不清楚,家长有时问了好几遍也摸不着头脑,有的家长会着急、生气、心烦。找到原因确实并不容易,我们扪心自问,我们平时有没有努力地去了解,我们有没有努力地去倾听。 倾听时家长需要注意自己的态度:孩子的事儿无小事儿。也许那件事情在大人眼里不叫个事儿,但对孩子来说可能是天大的事情,所以父母要重视这种对话。对话是互动的,而非单向的,如果孩子觉察到大人心不在焉、有一搭无一搭地应付,慢慢地,孩子就不愿意跟家长沟通了。另外,家长不要急于上来就问为什么,因为孩子在闹情绪时,无法用严谨的逻辑思维告诉你前因后果,多半会述说片段式、断章取义式的场景,思维是断层的,这时,父母要努力猜出孩子的心情和发生的事情。如果一次猜不中,就多猜几次,越猜越接近真实,孩子能感觉到自己越被接纳,那么后面的沟通就越通畅。 例如,建议家长试着说:“我看你今天不大高兴,我猜你可能在学校发生不痛快的事情了?”“我猜是不是考试不大顺利?”“看起来你好像受了什么委屈了。”“你好像现在不大想说话,等你想跟我说时,我随时洗耳恭听,我愿意帮助你。”等等。 如果我们没有找到孩子生气的根源,或者忽略、压抑孩子的情绪,孩子会更生气,更为严重的是,孩子在青少年时期就会以叛逆的形式出现。 二、父母做化解矛盾管理怒气的榜样 1、生活中会出现让家长生气的事情,关键是家长在愤怒的时候,跟孩子说什么呢?我们可以大声地告诉孩子:我很生气,很生气,我需要平静我自己,等我冷静之后会找你沟通。说完之后,快速离开现场。这种主动离开,不是我投降后退了,而是一切在我掌控之中,我要在冷静之后解决这个事情。 离开现场后,建议家长可以采用如下方法平静: 1)深呼吸:市面上有许多教深呼吸的书或者视频,感兴趣的读者可以学习一下。 2)写下来:将自己的烦恼和压力写在纸上、手机里、电脑里。 3)自己跟自己对话:告诉自己可以平静下来。 4)运动:可以在那个空间来回走动,或者到外面逛一圈再回来。 5)分散注意力:看看电视,听听音乐等。 以上方法,与己大有好处,与人不造成任何伤害。更重要的是,在孩子面前做了个能控制自己情绪的好榜样,孩子也会学到这种方法,日积月累,孩子控制情绪的能力就会越来越强,直到自然而然地做出来。 2、道歉与原谅的榜样 家长之间、夫妻之间、家长与孩子之间都会有矛盾,我们是让矛盾激化还是化解,都有一双眼睛在看着我们,我们的行为方式,孩子们都会学到,所以家长要特别注意自己的言行。 我们可以让孩子看到,冲突是真实存在的,付出努力也是能重归于好的;如果是家长错了,家长放下身段,可以诚恳地道歉;如果是别人或者孩子犯错了,我们可以原谅。
|